“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安全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员工的生命为代价。”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天新在多次重要会议上反复强调。
公司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站在“四个一切”的政治高度,落实“五个再”“四个不”“四个铁”工作要求,锚定“三个100%”“四个零”安全生产目标,体系化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构建起全层级、全流程、全要素、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安全生产形势多年保持平稳。公司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连续16年保持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连续15年获评“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
提高政治站位,落实主体责任,为高质量发展强“基”
公司拧紧思想“总开关”,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纳入党委会“第一议题”,通过各种形式常态化组织全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学习上级关于安全生产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学习集团公司和公司的安全文化理念,确保在思想上“不跑偏”。公司党委定期听取安全工作专题汇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开展安全生产专题学习研讨,推进各项安全工作落地见效。将安全生产重要事项纳入政治监督清单,以“党建+安全”为引擎,划定党员安全责任区、党员安全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安全生产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安全目标的实现,起始于责任,落脚于责任。”在安委会上,公司安全总监、分管安全副总经理周晴多次强调。为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公司搭建起安全生产“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工作体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以“业务谁主管、安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层层组织全员签订安全责任书,通过带班值班、“三级”安全检查、全员安全述职等,把责任落实到“最小单元”,让安全管理直达生产的“神经末梢”。“岗位责任清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都是‘干条条’,更易让每个人都能记住自己的责任是什么、该做什么。”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分解细化制定岗位安全责任清单,切实将安全生产责任明确到具体层级、具体岗位、具体人员。
创新机制体制,夯实管理基础,为高质量发展固“本”
“责任清晰、运行顺畅的安全管理‘自转’体系已经形成”。在生产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深有感触。“以前安全管理好像是只是安全部门的事,现在人事、技术、设备、生产等各部门都主动按照部门职责,积极履职,参与安全管理,形成齐抓共管新局面”。坚持“责任明确、有章可依”,公司以国家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为准绳,按照集团公司和北化研究院集团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部署和要求,全面加强人、机、品、法、环、测、运、急、制全要素管理,形成了一套“目标—策划—检查—改进”的安全管理“自转”体系。深入推进特殊作业“日预报日抽查,月分析月考核”管理机制;强化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定《外来施工单位失信管理办法》;严格落实“事故隐患零容忍”制度,建立以收集数据、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目的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坚决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员工遵章守纪累积奖办法’制定的太好啦!激励和促进我在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为自己生命负责的同时,不仅让我拿到了公司‘半年安全绩效专项奖’,还鞭策我取得了注安师职业资格证。”特能公司员工韦翔高兴地说。从公司到各生产科研经营单位建立健全了考核奖惩机制,定期实施全员安全述职和安全生产履职考核,强化安全生产考核奖惩。编制印发了《安全生产流程化管理和全员“反三违”安全环保奖惩条例指导手册》,建立注安师激励机制,设立安全环保专项奖,制定《危险作业岗位津贴管理办法》实现津贴与安全履职挂钩等个性化举措,充分发挥安全生产正向激励、反向约束作用,调动每名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抓住教育培训“牛鼻子”,健全安全生产分级培训体系,从技术归零、管理归零两个方面,全面梳理近十年生产安全隐患事件,形成了《再反思、再认识、再分析、再评估问题清单》,制作安全警示教育纪录片,以班组为最小单元,广泛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培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狠抓培训效果考核,加快提升全体员工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实现“要我安全”向“我会安全、我要安全”转变;在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教育员工树立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建立员工“反三违”诚信档案,利用每周安全例会、安全生产专栏对违章人员、行为进行曝光公示,按照“四个铁”工作要求对“三违”责任人进行考核和教育培训,做到违章必考核、违章必教育培训、违章必承诺。同时不断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救援培训,强化预案实战化、常态化演练,创新性开展不设脚本、不提前通知的“双盲”演练,着力提升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依靠科技兴安,提升本质安全,为高质量发展蓄“能”
“自主设计安装的V型混合器和自动输送物料装置,实现‘人机隔离、机器换人’,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又提升了生产能力。”特能公司生产现场,操作人员贺熹对新装置赞不绝口。在特能公司,通过智能化装备实时掌握操作过程,精准管控安全风险,“人机黑”专项任务正有序推进。“生产线智能自动化项目启用后,我们可以轻松实现自动充装、称量、封包、码垛等工作,工作效率提升了两倍以上,实现减人、增安、提效的效果。”天普纤维素公司技术人员冉瑞兵介绍。公司毫不动摇推进“人机黑”专项工作,成立以党委书记、董事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公司领导“分片包干”担任“线长”,层层签订责任书,严格按照责任书进行监督考核。遵循吃透技术、吃透现场、吃透环境、吃透变化的科学准则,采用建新替旧、撤旧建新以及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相结合的改造方式,从“技术成熟”“有技术来源,尚需验证”“有技术来源,正在攻关”“无技术来源”四个层级,逐线逐工序梳理工艺技术状态,分级分类开展技术攻关。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原则,已将49人撤出危险作业场所,8个危险作业场所和14个危险作业岗位所有操作人员全部撤到后台。活学活用“20防”“李党屯安全工作法”“双六清零”等工作法,扎实开展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门成立查隐患、督落实检查组,常态化开展视频监控查违章,排查整改隐患问题312项,制定硝化甘油生产使用安全风险防控措施2336项,全面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大屏上可以看到厂区所有安全生产智能监测点。当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节点发生事故,大屏自动报警并发出指令,进行应急安全处置。”公司深入实施“数智工程”战略,大力实施“数据化观、信息化管、智能化防”的安全管理模式,建立了生产管控、应急指挥和隐患排查治理一体化安全生产智慧管控平台,以产线信息化为牵引,加强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充分利用大数据、视频监控、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安全生产状态实时在线管控,关重设备、工艺过程参数、安全生产状态和突发事件等数据自动采集、自动存储、自动保护,在提升设备状态“事前预警、全面监控、及时处置”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和突发情况的应急响应水平。利用防爆手持终端设备实现安全生产流程化表单线上填报,隐患问题自动跟催、统计,通过定期分析隐患问题产生根源,不断优化安全管理流程和制度,以“数智”赋能安全生产。在应急指挥中心大厅内,安全环保部部长夏宝军介绍说:“安全传感器监控系统和安全检查系统以数字网络替代模拟信号,使原有的安全监管‘天眼’升级,通过屏幕就能直接实施安全检查。同时建立了“三违”“三超”视频数据库,通过‘天眼’就能自动识别违章行为。”
突出文化引领,强化安全意识,为高质量发展铸“魂”
从新员工入职安全“三级培训”、安全责任承诺到“一把手”讲安全、一线员工安全值日,再到日常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生产月”活动等,这些安全文化传统在公司已经延续很多年。走进厂区、生产现场、作业场所,各种安全生产文化标语和警示标识牌,亮眼醒目,时刻提醒员工注意安全。公司大力培育特色安全文化,充分利用六大媒体矩阵优势,开设“领导人员谈安全”“安全生产大家谈”“学习‘李党屯安全工作法’”“双五”故事汇等安全专栏,拍摄安全微电影、微视频,制作安全警示教育片、安全展板、安全黑板报等,全方位传播安全声音、宣传安全榜样、讲述安全故事,让安全文化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让员工走有所听、看有所悟、心有所念。在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中,“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你我他,平安靠大家”的理念早已从口号走进了员工心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自“安全啄木鸟”隐患排查专项活动开展以来,全体员工共排查隐患8000余条,公司发放奖励20余万元,让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成为“我能安全”的行动自觉。公司团委以“安全生产 青年当先”为主题,深入推进“青安岗”创建活动,坚持每年申报评比、每年授牌表彰,打造安全管理“青”字品牌,特能公司电维修组获评2021-2022年度四川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3个集体获评2022-2023年度泸州市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公司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效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以高质量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文稿:余春梅